咸濕阿伯
從小到大,聽過不少恐怖故事,但是沒有一個比首相署部長依德利斯說的毛骨悚然,他說,大馬的公債去年飆至新高3620億令吉,占國內生產總值54%,若不逐步減少巨額津貼,大馬可能步上希臘的後塵,在2019年宣佈破產。
什麼,大馬破產?豈不是國破山河變色、減少津貼?豈不是百物起價? 國人聽得心驚膽跳,生活起居都坐立不安。
不過,仍有不少人不屑地說:"是咩?我好怕啊。"
健忘的大馬人看新聞,經常都是即看即忘的,現在重播一下今年5月的一則新聞,"世界銀行曾估計2008年馬來西亞因為貪污活動,一年損失高達100億令吉!"如果推算到2019年,等於國家蒸發了1200億令吉,大約佔了國債的三分之一。
再看看我們的國家總稽查司報告,政府部門貪污濫權,在採購方面浪費公帑而造成的損失高達280億令吉,人民年年傷心,貪官年年騙錢。
還有政府玩的"富人遊戲",送遊客上太空漫遊、滿街都是普騰出產的國產車,依然面對虧損,還要政府出錢填洞、大官及夫人出國考察,人民買單,聽完後,大家還相信大馬會破產?
政府津貼就像派大米給窮人,表面上派了幾百包米,皆大歡喜,實際上,每一個麻包袋後面被老鼠咬穿幾個大洞,還有數不清的蛀米大虫猛啃著米粒。
所以說,問題不在於津貼導致國家破產,而是政府不相信貪污令國家倒塌,沒下決心去肅貪;不在於債台高築,而是政府有沒節省開支,增加國家收入;不在於是否步上希臘的後塵,而是有沒跟上清廉有效率的新加坡,別老是舍近取遠。
最後,說一個更恐怖的故事給政府聽,繼續貪污濫權的話,國債可能飆到1兆令吉也說不定,國內生產總值負 100%,若不馬上肅貪,大馬可能步上剛果、蘇丹、阿富汗、海地、伊拉克、緬甸的後塵,然後宣佈政黨輪替。
轉載自洪仔
光明日報,五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