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时闻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咸濕阿伯

黃禍侵占半山芭的新濱華小食中心已有一段時間,二三百名芳華不再的小龍女不分早、午、晚餐,甚至夜宵時間都聚集該處,提供陪酒、陪談天以及陪睡覺等服務。
 
據說,價格廉宜,從50令吉起跳,因此吸引無數“臨老入花叢”的有錢阿伯光顧。
 
這些小龍女多數年逾三四十歲,雖然青春的本事少了一點,但是口才了得、善解人意,懂得如何取悅老男人。
 
偶爾她們還會勸請顧客別整天出來鬼混,多留在家中陪老婆,使顧客覺得小龍女並非每個都貪錢,她們也懂得關心別人。
 
賤男人一有這種想法,就來得更頻密,不時來到向小龍女傾訴心事,順便也……
 
某日,賣花公會的黨員“愁連窮”接到婦女投訴,小龍女以美色迷惑她們的丈夫,導致老公成天不回家,因此他自告奮勇向移民廳及警局投報,警方馬上採取了“驅雞行動”。
 
翌日,愁連窮自以為為民除害,大刺刺走進小食中心告訴食客,是他報警來捉小龍女的,老翁們“飲茶不見雞”,自然大動肝火,怒罵愁連窮。
 
“阿哥,你干嘛這麼多事,你叫警察捉走小龍女,你知道她們在牢中有多可憐嗎?
 
啍!我年輕時,弟弟站得起來,但是口袋沒錢玩女人;現在老了,口袋有錢玩女人,弟弟卻站不起來。
 
遇到你這個多事的人,真是倒霉,現在我什麼人生樂趣也沒有了!
 

 

美少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近日,從一位職位不高不低的官差的口中得知,當今衙門一哥"母殺蛤散"不為人知的故事。
話說,他升級之前,是掌管柔佛衙門的官差大頭,黑白兩道必須給臉他不在話下,每個月還將一疊一疊的鈔票送上門讓他花。
凡是有給錢的黑道人馬所經營的夜店,都不必擔心被官差掃蕩。
但是母殺太張揚,又買大車又建獨立式洋房,終於引起朝庭的注意,於是派遣暗探去調查母殺。
當晚,在探子通風報信之下 母殺得知自己隨時中招,於是打電話叫來幾輛鏟泥機、神手,命令拆屋工人漏夜拆除自己的豪宅。
寂寥的深夜,被轟隆隆的拆屋聲打破了,母殺看著一磚一瓦被打碎,心裡卻淡定的很,心想:"留得清山在,哪怕沒柴燒。"

 

美少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電話怪談

記者每日走向人群,採訪各樣光怪陸離的新聞,孰不知記者身處於採訪部,也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,別的不說,就拿採訪部桌面的電話來說,就是一個充滿怪誕故事的物件。
 
趕稿的時候,電話忽然響起,一把蒼老的聲音問到:"記者小姐,請問圍繞的‘繞’字怎麼寫啊?",我沒好氣地回 答"絲字邊加個堯字。","絲字在左、右或中間?","在左。","堯字呢?","當然在右啊!","那麼堯字怎麼寫?"經過一輪解釋,老先生恍然大悟地 說:"就是陳勝堯的堯囉,我不識字,怎麼你也不懂呢?"
 
普通上班時間是上午10點至下午6點,只有意外組記者上早班8點,某日一位兇巴巴的讀者在早上九點打來找某某副刊記者,"請稍後再打來,副刊記者10點才上班。",對方氣呼呼地罵到:"有沒搞錯啊!現在幾點了還沒上班?!這工作太好干了吧!"不願聽解釋,狠狠蓋上電話。
 
最常接到讀者電話就是問路、問球賽成績、問消費人仲裁庭電話、問xx公司的電話。大佬啊,你們以為報館是電訊熱線103嗎?不過身為專業的記者,絕不能說"不知道" ,我會說,5分鐘後再打來,到時給你答案。
 
因為讀者一般都當記者是"神",當報館是"廟",燒香拜神希望"有求必應",1令吉買份報紙最好也能"有問必 答",要是回答不知道,充滿疑惑的讀者會說"什麼?你是記者來的,怎可能不懂,記者不是什麼都懂的嗎?"曾有一次,有讀者來電詢問味精是什麼做的,接到電 話的同事冷汗直飆,忙找其他人代答,惟眾人有心無力。
 
有一類熱血讀者,每次在報章看到不平之事,便撥電申訴,例如"記者啊,你聽我說,社會病了,到處搶劫殺人,你知道嗎?這是教育失敗、政府失責、父母不當,我有一些建議,請你清楚將我的話記錄下來。"如果當天我閒著沒事干,可能會一邊剪指甲一邊連連稱是。
 
多年前,本報有週刊命名為"黃小姐",黃小姐從不露面,字裡行間的她是一位風情萬種、文筆優雅、作風開放大膽、 身邊總不乏男人兜兜轉轉的時代女性,於是吸引不少uncle級讀者來電要求約會黃小姐,期望可以一親方澤,當時報館電話響個不停,多少人為黃小姐而瘋狂, 黃小姐是誰!謎底揭開了,這位前同事是一位瘦削、滿臉暗瘡兼娘娘腔的中年男子。
 
有一回,本報在某巴剎派送贈品回饋讀者,可惜天公不作美,下起大雨,只好遷到某政黨會所,結果引起有政治狂熱症的阿伯不滿,打電話來報館大爆粗口**&^%^%^&*@@$,也不知阿伯走什麼狗屎運,接電話的是有"火爆浪子"稱號的某主任,只見他臉色一沉,氣運丹田,拿著話筒的手突然曝露青筋,"地點很重要嗎?你干嘛罵粗話,你父母教你的嗎?真沒教養!(自行省略1000字)。"
 
上述趣事只屬小部分,記者工作點滴絕不亞於電影情節,下期再與大家分享採訪部的故事。



美少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容易受傷的記者

霸王洗髮水含致癌物質的事件爆發後,中國接二連三發生記者被毆打事件,自稱是霸王公司人員不甘商業利益受損,竟然圍堵在報社大門,對記者推打辱罵,這則新聞對大馬新聞從業員不算震驚,因為大大小小的暴力事件經常發生在同行身上。
 
記者或攝記遭受暴力對待的新聞經常可見,不說不知,凡是見報的都是新聞從業員遭受嚴動暴力,孰不知當中有許多"小暴力"是不可能出街的漏網新聞,話說某大大人物身邊有10多位保鑣護駕,他出入的場面猶如電影《十月圍城》中護送孫中山到香港開會般森嚴,簡真是閒人免近。
 
在採訪現場,一些菜鳥記者不知世途險惡,走近看熱鬧,保鑣二話不說,馬上伸手捏住他們的肚皮或手臂內側,這裡的肌肉最柔軟,捏起來最痛楚,痛得難以反抗,一下就被拉到一旁去,不管是男或女記者,只要保鑣認為有人想阻擋大人走路,就會動手了。
 
受害者差點痛哭失聲,過後掀開衣服,就會發現被捏之處出現瘀青,有時攝記拍照走近了,又碰上大大人物趕時間,保鑣索性揪著他們衣領,往旁邊拉開。
 
又見過攝記不滿保鑣暴力對待,一怒之下與對方推撞,接著一人上衣被撕開,一人褲子被扯破,並鬧上警局去,結果如何不加詳述,只能勸告世人"民不與官斗"。
 
來自小地方的記者體會更深,寫新聞要看黑社會人物的臉色,一不小心寫到黑幫經營餐廳或舞廳的負面新聞,大哥大隨時"傳召問話",時間地點由他們決定,不過他們不至於對記者動刀動鎗,多為口頭恐嚇。
 
在小埠裡,大家互相認識,萬一得罪黑幫分子,只需走路就到你家找麻煩了,誰不向惡勢力低頭呢?
 
許多時候,採訪現場人滿為患,擠得熱烘烘,教人汗流浹背,等到要拍大合照,某位愛搶鏡頭又愛遲的行政議員姍姍來遲,他的保鑣伸出一對巨靈掌,粗暴地推開記者,好讓老板順利擠入鏡頭裡。
 
所以說記者最痛就是見到同行被傷害,記者最麻木也是見到同行被傷害,痛是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個受害者是不是自己,麻木是當新的受害者出現,馬上就會忘記前一個。
 
以上所說的"小暴力"是記者日常面對的,不是報個警、登個新聞或者所謂的記者協會發表一下文告表達抗議就能解決的,不過最令人懊惱的問題,還是同行之間沒有道義。
 
某年,國會小拿破倫下一道禁令,禁止記者在國會走廊進行採訪,大家深感不滿,決定要杯葛國會,一些膽怯的人,你一言,我一語"需要杯葛,這麼嚴重嗎?"、"上司會質問我為何沒新聞的。"、"我們杯葛而已,其他人願意嗎?不行啦!"。
 
結果杯葛行動淪落為只杯葛半天,更搞笑的是,過後有一家報社在悄悄向新聞社拿新聞,次日,大家都氣不過來。
 

美少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小到大,聽過不少恐怖故事,但是沒有一個比首相署部長依德利斯說的毛骨悚然,他說,大馬的公債去年飆至新高3620億令吉,占國內生產總值54%,若不逐步減少巨額津貼,大馬可能步上希臘的後塵,在2019年宣佈破產。

什麼,大馬破產?豈不是國破山河變色、減少津貼?豈不是百物起價? 國人聽得心驚膽跳,生活起居都坐立不安。

不過,仍有不少人不屑地說:"是咩?我好怕啊。"

健忘的大馬人看新聞,經常都是即看即忘的,現在重播一下今年5月的一則新聞,"世界銀行曾估計2008年馬來西亞因為貪污活動,一年損失高達100億令吉!"如果推算到2019年,等於國家蒸發了1200億令吉,大約佔了國債的三分之一。

再看看我們的國家總稽查司報告,政府部門貪污濫權,在採購方面浪費公帑而造成的損失高達280億令吉,人民年年傷心,貪官年年騙錢。

還有政府玩的"富人遊戲",送遊客上太空漫遊、滿街都是普騰出產的國產車,依然面對虧損,還要政府出錢填洞、大官及夫人出國考察,人民買單,聽完後,大家還相信大馬會破產?

政府津貼就像派大米給窮人,表面上派了幾百包米,皆大歡喜,實際上,每一個麻包袋後面被老鼠咬穿幾個大洞,還有數不清的蛀米大虫猛啃著米粒。

所以說,問題不在於津貼導致國家破產,而是政府不相信貪污令國家倒塌,沒下決心去肅貪;不在於債台高築,而是政府有沒節省開支,增加國家收入;不在於是否步上希臘的後塵,而是有沒跟上清廉有效率的新加坡,別老是舍近取遠。

最後,說一個更恐怖的故事給政府聽,繼續貪污濫權的話,國債可能飆到1兆令吉也說不定,國內生產總值負 100%,若不馬上肅貪,大馬可能步上剛果、蘇丹、阿富汗、海地、伊拉克、緬甸的後塵,然後宣佈政黨輪替。

轉載自洪仔
光明日報,五月

美少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